醫藥用聚乙烯膜是一種以聚乙烯顆粒為原料,在潔凈環境下經吹膜、切割、熱封、真空包裝等工序生產出來的藥用包裝材料。廣泛應用于原料藥粉、食品粉末、化工粉料的運轉和暫存。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抗生素等無菌注射粉的包裝都采用玻璃瓶或是鋁桶進行包裝,但是存在著包裝易碎、回收難、成本高等問題,而醫藥用聚乙烯膜的出現,恰恰解決上述的包裝問題。 醫藥用聚乙烯膜較早出現是在1992年,是由石家莊與華北在共同研發抗生素無菌粉包裝時,經過大量的實驗后開發出來的,命名為--藥用低密度聚乙烯膜袋。藥用袋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空白,開創了抗生素注射粉的包裝革命。
次年,河北省醫藥局為石家莊頒發了頭一張藥用袋的生產許可證。在1994年,醫藥用聚乙烯膜的質量標準也隨之出臺。此后自1995年至2003年,中國對藥用袋的生產監管逐漸完善,醫藥用聚乙烯膜的監管先后由藥用低密度聚乙烯袋注冊證,變成直接接觸藥品的藥用低密度聚乙烯袋Ⅰ類注冊證。藥用袋以其性能穩定、簡便易行、價格低廉等優勢,逐漸被制藥企業認可。
因此,醫藥用聚乙烯膜的生產廠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藥用包裝材料的市場上。
醫藥用聚乙烯膜的生產過程主要分為吹膜、切割、熱封制袋、真空包裝。
吹膜:首先開啟車間內的空氣凈化系統,并對車間、操作人員進行消毒殺滅細菌,使操作環境達到設定標準,將經過凈化的聚乙烯顆粒在特定溫度下進行吹膜;
切割:吹膜后得到的管狀膜根據客戶要求的尺寸切割成不同大小的膜筒;
熱封制袋:采用熱封機對膜筒進行封口;
真空包裝:封口后的無菌袋按照特定數量進行多層真空包裝;
藥用聚乙烯袋的本質是一種塑料袋,雖然人們傳統的觀念認為袋子的生產工藝十分簡單,技術含量較低。但是若要達到中國藥監局標準中的各項質量指標和GMP對微生物限度的要求,它的生產過程就變得復雜,需要每個生產細節都考慮到潔凈度和微生物限度的技術要求。
醫藥用聚乙烯膜因其優良的耐低溫性能及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電絕緣等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原料藥粉、食品粉末、化工粉料的運轉和暫存。此外,在食品行業中,還可以與紙板、鋁箔共同組成食品的包裝容器,主要阻隔液體滲漏和微生物侵襲的作用。
為有效控制藥品和食品包裝材料的質量,中國管理局于2002年,制定并頒布相應的藥品包裝材料容器--藥用低密度聚乙烯膜、袋的質量標準,2015年更新標準(YBB00072005-2015),加強對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化學性能、平安性能的控制。具體包括了對外觀、阻隔性能、重金屬含量、溶出物含量、微生物限度等項目的要求。
聚乙烯膜比普通膜相比延長使用壽命1倍。HDPE低壓聚乙烯薄膜主要用于蔬菜種植和瓜果種植。伸長率,撕裂強度,耐沖擊強度等都非常高,是非常強韌的薄膜,但是成品的HDPE塑料薄膜在手感上感覺稍有硬度。這種低壓聚乙烯塑料薄膜有很好的耐水性,耐潮性,耐化學性。我們知道,農膜種植離不開澆水施肥,許多塑料遇水容易老化,遇到農藥容易起化學反應,而這種低壓聚乙烯塑料薄膜能夠有很好的耐潮性和耐化學性,非常方便農作物的種植。